登录 | 注册 | 简体中文 | English
首页 关于我们 资讯公告 投资产品 联系我们
资讯  

 

  资讯
  公告
DE.Shaw:科学家有了钱以后 真是挺吓人的
2012/1/9
 


很多人可能要问,现在超级计算机动辄就是几十万个 cpu 核心什么的,运算能力很强大啊,为什么还要造计算化学的超级计算机呢? 

答案是,一般的计算机是很聪明,但是不适合干计算化学这行。学术一点说,是 general purpose computing 不能高效地来做分子动力学模拟。 

打个比方,现在的电脑就仿佛是个全能的机器人,你可以让他去割麦子,做饭,踢球等等。让他去干很多事情,他什么都能干,干得也比人快,确实也很聪明。这就是所谓的通用计算机(general purpose computing):一个机器,写不同的软件,实现各种功能。 

但是在割麦子这件事情上,这个全能机器人的速度很难超越专业的大型联合收割机。因为大型联合收割机虽然笨,但是完全为割麦子而生,因此硬件上量身定制,极度优化。这就是所谓的特种计算机(special purpose computing):专业定制机器,软件也是专门定制的,只实现一个功能,但是凶残而高效。 

Shaw 就是要造一台计算化学中的“大型联合收割机”。这台收割机,叫做 Anton。 

它很贵很贵,但这正是 Shaw 的优势,反正他不泡妞不包二奶,钱花不完。况且,科研人员其实很便宜。 

这里有一个好笑又辛酸的事情:和大众的认识恰好相反,在美国,纯理科博士毕业之后大多数都找不到工作,虽然智商大都不低,但是如果想坚持科研,做博士后的薪水只能勉强维持生活。 

而 David Shaw 横空出世,成为了纽约的孟尝君。他招了一群找不到工作的博士——这些人在经济上可以说是纯粹的屌丝——开出了 10 万美元一年的工资。 

10 万美元一年是什么概念呢?这就是投资银行 21、2 岁小分析员的入门工资 + 奖金,在华尔街上就是底层,外面穿着西装,里面穿的可是开裆裤。但是对于这帮年届三十的科学屌丝来说,这是他们能找到研究岗位工资的 2-3 倍,是个做梦都想不到的包养价。 

于是一时间最顶尖的计算化学、生物物理、电子工程博士趋之若鹜,求 David Shaw 包养。 

从 2004 年前后开始(请知情人指正),Shaw 成立的 DE Shaw Research(DESRES)开始正式运营。在 David Shaw 的精心包养下,30 多个失业的博士屌丝们什么也没干,在优雅的环境里,足足读了一年半的论文,搞出了 Anton 的草图。之后,更多的屌丝加入,全身心专注于 Anton 的研发。 

2007 年,比预期还早了快一年,来自五湖四海的屌丝和 geek 们发布了 Anton 的第一代。计算化学的最大黑科技诞生了:它比一般的超级计算机快约 10,000 倍。比最好的超算也快 1,000 倍。 

对的。变态的 10,000 倍,四个零,四个数量级。 

10000 倍是什么意思呢?计算化学里面,模拟分子运动轨迹的持续时间的长短是非常重要的。用模拟网球比赛来做类比:以前“超级计算机”算了一个月,我们只能模拟出击球的 1 秒钟的瞬间,而现在 Anton 出世,我们同样花一个月,就可以模拟整场球赛中网球的轨迹了。 

这是前所未有的超算能力,变态的“大型联合收割机”,等于开了上帝视角啊亲。 

从 2007 年起,D.E. Shaw 的团队声名鹊起,用这个收割机每年在国际顶尖的学术杂志《自然》和《科学》上灌水,学术声誉不可阻挡。Anton 在手,高枕无忧,仿佛别人在地面用卷尺画地图,他们在天上航拍做地图。现在他们又出了 Anton2,继续吊打“过去 8 年中取得了长足发展的”超级计算机。 

也许纯学术派对这种硬拼计算能力的方法表示不屑,但 D.E. Shaw 和他包养的 geek 们正用变态的 Anton 计算机把分子动力学模拟大跨步地推向实用。 

有钱就是任性。 

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家出现,也希望有更多类似D.E.Shaw这样的土豪科学家用黑科技摧枯拉朽地带动科学前进。




上一页  1   2   下一页   返回上一页

Copyright © 2016 信朴量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